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法明传[2024]173号
3
123456
4
中共中央
5
赵紫阳
6
写小说
7
帝国政界往事
8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9
九边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法明传[2024]173号
3
123456
4
中共中央
5
赵紫阳
6
写小说
7
帝国政界往事
8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9
九边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法明传[2024]173号:关于加快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附下载链接)
2025.1.1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附下载链接)
2025.1.1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附下载链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24年9月24日
2024年9月24日
2024年9月24日
2024年9月25日
2024年9月25日
2024年9月26日
2024年9月27日
2024年9月28日
2024年9月29日
2024年9月29日
查看原文
其他
天下如皋人|苏蔬园与匡村中学
苏纪元
石庄大茶坊
2024年09月24日 06:01
说起匡村中学,在如皋很少有人知道,如果说到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应该还会有所耳闻。就象滨江中学是江安中学的前身一样,匡村中学是锡山中学的前身。
匡村中学的创办人是匡仲谋,1877年生于无锡杨市镇匡村一个普通农家,20岁时到上海大成纱布号当学徒,由于诚实和能干,受老板器重和嘉奖,得以于1902年在上海独资开设亚东棉业公司,走上实业之路,成为与同为无锡人的荣毅仁齐名的实业家。
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匡仲谋热心创办教育事业。1907在家乡创办匡村初等小学堂,以后又开设高等小学堂、匡村中学。由于匡仲谋倾力于公益事业,曾受民国政府明令嘉奖,并由教育部授予一等奖状。
我父亲1929年大学毕业时,恰遇匡仲谋到学校选聘毕业生,成绩优异且相貌堂堂的父亲被匡仲谋一眼相中,父亲也被匡仲谋“筑园培李桃”的共同理想所感动,即离乡背井到了匡村中学。
父亲的毕业证左下角有"无锡县教育局全县中小教师登记民国十九年十一月验讫"章,证明父亲大学毕业即去了无锡。
父亲到了匡村中学很快就被聘任为学校教务主任,并兼任语文教员。以后发生的一件事更让父亲之名永留匡村中学。
1932年1月28日,驻沪日军突袭闸北,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156旅旅长的翁照垣不顾国民党政府军政部“忍辱求全,避免冲突”的对日方针,命令守军奋起反击,震惊中外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就此爆发。翁照垣的第一枪,鼓舞了19路军全体官兵,振奋了全国人民,在总指挥官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的统一指挥下,在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19路军舍生忘死、冲锋陷阵,抗击日军一月有余,迫使日军三易主帅,三次增兵,伤亡3000多人,最后不得不接受英法美三国领事的调停,签订了《中日上海停战及日军撤军协定》。战后,翁照垣所率的3000多名官兵虽只剩下300多人,但他们屡屡击退日寇,大挫日军的骄横气焰,立下了卓越战功,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匡村中学校主匡仲谋和校长殷芝龄也积极投入这场抗日爱国行动,作为上海各团体救国联合会常委的殷芝龄组织筹措大量对日作战物资支援前线,后又作为淞沪抗日停战会议救国会发言人参与中日双方《淞沪停战协定》的谈判。匡仲谋经营的《上海报》站在舆论的前方,在战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从2月25日到3月10日连出了15期“临时专刊”,及时报道了全体军民抗击敌人的英雄事迹。
一·二八淞沪抗战结束后,鉴于当时的国内形势,不宜在上海设立任何形式的淞沪抗日纪念建筑。于是在史量才、黄炎培等人的推动下,匡仲谋校主和殷芝龄校长决定由校主和全体师生捐款,在匡村中学校园内建造一座“淞沪抗日救国军纪念塔”,纪念这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光荣的一页,同时以塔励志,激发匡村中学师生以致国人的爱国热情。纪念塔于1932年6月9日建造完成,高约4米左右,由水泥浇铸而成,分上下两部组成。上面部分是塔身,呈圆锥形,像一把匕首插入云霄,是民国纪念塔的通用制式。下面部分是塔基,呈长方体,正面刻有碑文(与原如皋人民公园内的“民三三烈士纪念碑”形制很相似)。碑文由学校教务主任苏蔬园撰稿,美术教师曾可述书写,全文如下:
“
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倭寇辽吉,我未抵抗,不匝旬失东北三省地。国人痛之,且腾笑外邦。明年一月二十八日,倭复祸淞沪,我十九路军皆第五军与之血战逾月,倭膽以却,而蒋、蔡、翁、张之名震中外。呜呼!同治军也,用心胡如斯殊讵!淞沪妖氛甫定,政府令十九路军去闽,行既有期,攀援无术,爰建是塔,不特志勲,抑以励来兹。民国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一日无锡匡村中学校长殷芝龄暨全体师生敬立,如皋苏蔬园撰,宜兴曾可述书。
”
是年6月21日,是匡村中学建校二十五周年,借校庆之日,学校特邀翁照垣将军到校为纪念塔剪彩,翁将军在剪彩典礼上作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匡村中学留存的25周年纪念刊,是由翁照垣题写刊名——“无锡匡村中学校刊二十五周年纪念特刊”,并收录了我父亲记录整理的《翁照垣将军讲演记录》。
这座全国最早的"松沪抗救国军纪念塔",竟奇迹般过了沦陷后的日寇魔爪,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未不知何故被毁了。我八、九岁时曾在学校小花园里看见过塔上拆下来的那块石碑,我看不太懂上面写的啥,只知道上面有我父亲的名字。
1990年,匡村中学老校区内的办公区被定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学校在纪念塔原址上立了纪念碑,碑的正面刻有“淞沪抗日救国军纪念碑旧址”,反面是原来的碑文。
我父亲后来辗展去了苏州女师任职,日寇入侵苏州后就回到如皋。可是父亲与匡村中学的渊源还没结束。
事情得从1945年如城第一次解放说起,如西县政府从江安迁到如城,将包括如皋师范在内的如城三所中等学校合并为如皋第一中学,委派何景平任校长,我父亲任分部主任。到了1946年,国民党军及回乡团开始袭扰如皋,同年7月大举进犯进入如城,如皋一中迁乡办理。同年10月,我军主力北移,就是著名的“南征北战”。到了1947年,由于敌人越来越猖狂,领导上为了保护学校骨干,送他们去江南打埋伏,指定由我父亲负责照顾何景平老先生,何景平先生是我父亲在如师上学时的恩师,自当格外用心。父亲即和靖江中学(与滨江中学同期兴办的红色学校)校长刘伯骞一起,把何景平先生送到上海我小姑家藏了起来,他们两人又联系上了匡仲谋先生,被聘往匡村中学工作。必竟打埋伏也需要生活费啊,何况还有何老先生需要赡养。
父亲第二次到匡村中学一年多后,1949年4月,无锡就解放了。可能是“江南办事处”一直设在我们如皋的原因,无锡解放后,一大批如皋的干部,如刘季平、曹衍正、汪海粟、张继中、季恺、环镜尧等等都到了无锡,并任各级领导。
父亲和我姑父刘伯骞立即和组织取得了联系。组织上调刘伯骞任苏南行署小教科科长,命我父亲留校做好保卫工作,等待接收。这一留就留了十一年,父亲见证了匡村中学升格为无锡县中学。在这期间我母亲也带着我姐苏苹到了无锡,我们兄弟则都是在无锡出生的。直至父亲1960年退休,次年1月全家回到故乡如皋。
今年春节期间,我带儿孙去寻访匡村中学。匡村中学改称无锡县中又升格为省锡中后已搬迁,旧址现在是省锡中附属匡村实验学校。神奇的是,我仅询问了一个人,就找到了我六十三年未联系过的小学同学匡云程,他是匡村中学创世人匡仲谋的后人。他见到我说:“你们一家是回如皋了。”我惊奇他的记忆力,他说:“学校里的纪念碑上写着呢!”这时候我才明白了当年父亲为什么要落款“如皋苏蔬园撰”了:让如皋之名永留无锡,永远留在匡村中学!
注:本文部分内容和照片引用于搜狐网孙铮明先生文章,特此致谢!
来源:西乡情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石庄大茶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